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体育领域深度融合,助力体育系教师革新教学科研思路、把握行业发展前沿,10月16日,音乐舞蹈学院特邀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郑富强副教授(博士),开展“人工智能+体育: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及其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启示”专题讲座。讲座线下设于学院知行楼报告厅,现场师生齐聚,共同参与学习交流。


郑富强副教授长期深耕体育人工智能领域,在智能技术赋能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与大众健身等方面成果丰硕。讲座中,首先阐释了体育人工智能的核心定义——即面向人类体育活动,依托AI技术实现人体运动监测与感知,通过数据分析揭示运动规律、评估运动表现,最终服务于竞技体育提升、全民科学运动与主动健康,并系统梳理了该领域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萌芽期、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形成期,到如今全面融合期的发展脉络,帮助师清晰认知框架。


核心分享环节,郑富强副教授聚焦三大关键技术及实践应用展开解读: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他结合智能手环、足底压力鞋垫、便携式心肺功能分析仪等案例,介绍其如何构建运动伤病管理系统与训练管理系统,适配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监控、学生训练效果评估的实际需求;在计算机视觉技术方面,通过网球鹰眼判罚、足球SAOT半自动越位识别,以及校园体育中仰卧起坐智能计数、运动损伤风险预警等案例,展现技术对教学效率与赛事公平性的提升作用;在大数据技术板块,他详解GymAwareRS力量测试系统、“数字孪生”智慧体育校园平台的应用逻辑,说明其如何支撑运动负荷定量化控制、学生运动数据追踪与教学评价优化。

针对体育系教师群体,郑富强副教授还重点分享技术应用启示:建议教师借助智能设备优化课堂教学流程,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学生个性化指导,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体育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讲座尾声,郑富强副教授与现场师生围绕技术落地难点、教学场景适配等问题展开互动,答疑解惑,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讲座为我院师生搭建了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交流平台,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智能技术赋能体育教育的认知,更为体育系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学院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