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四溢,情满校园端午节包粽子体验圆满达成!

发布日期:2025-06-01    浏览次数:

端午节,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定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核心在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怀抱崇高理想与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却因遭谗言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屈原闻讯,悲愤交加,于农历五月初五怀石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世民众感念其高洁品格与不朽诗篇,自发以多种形式表达追思。

为免鱼虾侵扰屈原遗体,百姓向江中投掷饭团;同时竞相划船以期寻回屈原或驱散水中鱼虾。这些朴素而深情的举动,历经千年演变,形成了端午节两大标志性习俗:包粽子与赛龙舟。此外,悬挂艾草与菖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也寄托了人们驱邪避疫、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2006年,端午节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了其世界性的文化价值。

为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培养同学们对传统习俗的参与感,我校于2025年5月25日在校内第一餐厅二楼举行过端午包粽子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同学的热情参与。

翠绿的粽叶在手中折叠,莹白的糯米中香甜的红枣若隐若现,五彩棉线细致捆扎,在老师们的细心指导下,同学们逐渐熟练的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传承千年的技艺在指尖流淌,清香弥漫间是对于传统技艺的体验,粽叶翻飞中是对安康与团圆最质朴的祈愿。

端午临仲夏,时青日复长艾草摇清风,粽香寄深情

一叶香草,一岁端阳

这个端午

愿才宝们“粽”有美好,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