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聚焦课堂提质 共探改革路径—— 思政体验教研室召开教学改革经验分享会

时间:2025-11-04  作者:刘舒羽  点击: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课堂吸引力与育人实效,11月4日,思政体验教研室在马院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享”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伊始,王增燕老师点明核心议题。她指出,马院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既要坚守理论深度,又要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当前传统课堂存在的“单向灌输”“互动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课程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此次经验分享会旨在搭建教师交流互鉴的平台,通过提炼优秀教学实践、推广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让理论课堂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会上,刘舒羽老师率先就课堂管理与互动教学领域的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其提出的教学策略与实施路径得到在场教师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同。针对“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这一核心教学议题,刘舒羽老师提出“分层任务驱动”教学策略。该策略将课堂教学任务科学划分为基础型、提升型与挑战型三个层级,通过差异化任务设计适配不同学习基础与认知水平的学生,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不均衡”的问题。

在互动教学形式创新方面,刘舒羽老师突破单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纪录片教学+情景模拟+主题辩论”相结合的多元化互动体系。通过整合影像教学资源、创设沉浸式教学场景、组织专题思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聆听”转向“主动参与”,在深度互动与思维碰撞中深化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随后,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补充分享,为改革提供多元思路。司一丹老师聚焦“理论与实践融合”,介绍了“红色现场教学”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前往本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实地教学,通过实物观摩、历史讲解,让“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理论概念与具体历史场景相结合。吕苹老师提出的“师生共建课堂”模式同样亮眼,他让学生自主申报课程主题分享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备课与授课,有效激发了学习主体性。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教师搭建了经验交流的桥梁,更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优秀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创新方法,让自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地址: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英才路2号

电话:0531-88253000  88253001  邮编:250104

鲁ICP备10203949号山东英才学院  Copyright © 1998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