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协同发力、高效备课,筑牢新学期教学根基|通识教育学院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17    作者:李子正     来源: 通识教育学院    点击:

2025年9月16日,通识教育学院统筹部署,组织就业与创业教研室、文化与通识教研室、公共外语教研室、数学教研室同步开展教学备课系列活动。各教研室立足学科特色与教学实际,围绕“教学内容重难点剖析、教学方法优化创新、教学资源整合共享”核心目标,扎实推进集体备课工作,同时聚焦新开课教师培养,通过试讲点评、“老带新”等形式助力教师成长,为新学期教学质量提升与教育教学改革筑牢坚实基础。

就业与创业教研室:锚定学生发展,构建“实践导向”教学模式

就业与创业教研室以“夯实教学基础、提升课程实效”为目标,同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重点围绕《创新创业基础》核心课程优化,结合教学方法创新与新教师培养,全方位推进新学期教学筹备工作,为提升课程质量、规范教学管理筑牢根基。

《创新创业基础》作为面向全院学生的通识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活动中,教研室教师团队以“贴合学情、聚焦实战”为原则,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展开深度研讨。在教学内容优化上,教师们结合当前创新创业政策导向(如新业态下的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补贴新规等)与就业市场需求变化,针对课程重难点进行逐一拆解:针对“创业项目孵化”模块,补充近年成功的大学生轻资产创业案例,替换传统滞后案例,增强内容的时代性与可借鉴性,注重提高实践导向教学。

另外,为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教研室同步组织了教学材料规范化检查专项工作,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教学准备环节的质量管控。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部分教案的“教学重难点标注不够清晰”“课件案例与最新政策衔接不足”等,教师们现场展开讨论,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并明确整改时限。同时,教研室结合本次检查结果,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材料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后续教学材料需定期更新、动态优化,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政策变化保持同步,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规范、优质的素材支撑。

文化与通识教研室:凝聚智慧,打造“时代化+个性化”教学体系

文化与通识教研室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导向,开展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伊始,教研室主任明确集体备课对于提升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号召教师们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在教学内容研讨环节,教师团队结合学生专业背景与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精细化解读,提出“双轨并行”优化思路:一方面融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强化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创新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教师们踊跃分享教学心得,案例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的实践经验被重点探讨——通过选取贴近生活的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借助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此外,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在线教学平台的融合应用,教师们达成共识,计划通过线上资源补充、线下互动强化的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提升课堂吸引力。在考核方式改革上,教研室决定打破传统单一考核模式,构建“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多元化体系,将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小组项目参与度等纳入考核范围,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未来,该教研室将持续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教学创新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公共外语教研室:聚焦新师成长,精准破解分层教学难题

公共外语教研室以“赋能新教师、优化分层教学”为核心,组织新教师开展主题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集体备课活动,助力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活动中,新教师团队针对本科、专升本、高职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围绕教学设计、资源整合与技术赋能三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针对本科课程,教师们探索出“内容精简+单元分工”的高效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升课堂效率;面向专升本教学,统一教学框架的同时,强化听说训练环节,助力学生夯实语言应用能力;聚焦高职教学,创新模块化教学流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契合高职学生技能培养需求。通过分享教学构想、交流实践困惑,新教师们在思想碰撞中相互启发,形成了一系列务实可行的教学改进方案。此次活动不仅为新教师“站稳讲台、上好第一课”注入信心,更为新学期公共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

数学教研室:分组攻坚破难点,“老带新”助力教学提质

数学教研室以“提升教学质量、强化青年教师培养”为目标,采用“课程组分组研讨+老带新专项帮扶”的模式,扎实推进集体备课工作。

活动中,工程数学I课程组、高等数学I课程组、经济应用数学III课程组分别聚焦学科教学重点,展开针对性研讨。各课程组围绕“教学内容精准取舍”,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知识体系;针对“教学方法创新”,深入探索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在数学课堂的应用路径,通过具象化案例降低抽象知识理解难度,以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达成共识,计划通过线上预习、线下精讲、线上答疑的闭环教学,提升教学系统性与实效性。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教研室立足新教师教学实际,开展“老带新”专项活动。考虑到新教师主要承担高职类高等数学教学任务,且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的学情,教研室精心匹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帮扶对子。老教师通过带领新教师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共同优化教学课件设计、分层打磨教学设计等方式,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适配学生学情的教学策略,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此次通识教育学院多教研室同步开展的备课活动,充分展现了各教研室协同联动、聚力教学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各教研室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服务,助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