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医学院在生命科学馆举行“世界解剖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各教研室教师及2025级新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护理康复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辉主持。
静默课堂:致敬“大体老师”,感悟生命尊严
上午9时30分,生命科学馆正门缓缓开启。身着白袍的2025级新生代表整齐列队,在志愿者引导下依次入馆。同学们俯身观察“矢状切面”标本,凝神端详“胚胎标本”,步履轻缓,神情庄重。馆内全程保持“零扩音”模式,讲解员以耳语音量介绍标本结构及其临床意义。在持续5分钟的静默环节中,唯有模拟心跳监测仪的“滴——”声回响,全体师生以最深沉的静默,向为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无语良师”致以崇高敬意。

学术微讲堂:青春讲述解剖学,艺术融合科学
10时10分,师生移步报告厅。本科护理学2403班魏睦欣同学作题为《探索生命奥秘,拥抱健康未来》的主题报告。报告以3分钟动画短片串联起解剖学先驱维萨里、进化论学者达尔文以及现代数字人技术的发展历程,现场三次响起热烈掌声。报告强调:“解剖学不仅是技术,更是人文——每一把手术刀背后都站着一位老师。”

活动前期,学院面向全体新生征集绘画作品,共收到百余幅投稿。经解剖学专业教师评审,22幅作品入围终评环节,并在医学院大厅LED屏幕滚动展示。作品涵盖以细腻笔触呈现人体结构的写实画作,以及融合生活场景、传递健康理念的创意设计。经网络投票,作品《骨生花:解剖之光》荣获一等奖。《人体解剖学》课程负责人徐莉老师评价道:“当肋弓化作花瓶,颅骨成为静物,科学剖开胸膛,却让一朵玫瑰代替心脏继续跳动。”

宣誓启程:白袍誓言回荡,医学使命传承
医学院大厅前,50余名新生代表身着白袍,右手握拳,在2023级学生代表庄麒帆的领读下庄严宣誓。誓言铿锵,白袍飘扬,标志着2025级新生正式开启“医路”征程。

文闭环:书信寄初心,仁心种心田
活动结束后,生命科学馆恢复常亮灯光,但“解剖日”的感动仍在延续。400余名新生每人撰写“给大体老师的一封信”,由教学秘书统一封存,将于毕业论文答辩时返还拆阅,形成“入学—毕业”全周期人文教育闭环。
医学院教学副院长王世芳表示:“我们希望把这一天变成一粒种子,种在学生心里,十年后长成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患者时的本能善意。”她进一步指出,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医学人文”改革,让敬畏生命、笃信科学、践行仁心成为每一名医学生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