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中国教育报:山东英才学院“立体”就业模式调查

    作者: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点击数: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如何炼成的

    ——山东英才学院“立体”就业模式调查

    2013年6月2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通知》,全国共有50所高校获得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山东英才学院赫然在列,是全国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由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调查数据,用人单位满意度指标一项,山东英才学院排名被调查的全国41所省属本科高校的第一位。

    连续多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3%,被评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一连串荣誉让创建于1998年的山东英才学院的就业工作探索,在近年来多变的就业新形势下引人关注。

    主动作为,建立“双重三级”就业创业工作体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备受关注。笔者在山东英才学院发现,今年这个学校有6000多名学生毕业,目前学校几乎全民动员,大学生就业工作机制飞速运转。

    就业处处长乔晓萍说,学校十分重视就业创业工作组织建设,成立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委员会和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就业工作两级“一把手”负责制;学校设有就业创业指导处,编制13人;在山东省首创为二级学院配备专职就业副院长和就业干事,其中就业副院长12名、就业干事22名。

    学前教育学院就业副院长于森林说,他负责学前教育学院的就业工作,其实就业工作是贯穿着全年的,送走一届毕业生,马上就转入新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在英才学院的许多地方可以见到不同层次的指导就业的部门标牌。比如学校投资100多万元建立起的就业创业中心,专门建立的就业报告厅、就业服务大厅、就业咨询处等。学校建立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办公室—毕业班辅导员”“双重三级”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

    山东英才学院院长夏季亭表示,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更有责任实现学生就业。

    与此同时,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功能齐全的就业创业场所。近三年来,用于就业创业工作上的经费年均达到95万余元,生均就业创业经费达到260元以上。

    面向市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正在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夏季亭表示,高校应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将学科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实践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了解到,为实现“才尽其用”,山东英才学院坚持“就业关口前移,从源头做起”的工作理念,把就业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将就业率和招生计划挂钩,建立了“招生—人才培养—学生教育—就业”联动机制。

    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在专业设置上,学校把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针对重点学科和专业重点扶持、提升特色,论证具有发展潜力的交叉新兴专业。比如学校在2012年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以“老年服务与管理学院”命名的二级学院,就是看到目前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市场急需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高校针对老年需求的人才培养十分缺乏。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形成“专业知识+现代技能+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实习教学,在专科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40%左右,本科教学中实践教学理科、文科分别占总学时的25%、15%。

    目前,在校外已经建成了13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三年先后有8000余名学生到基地实习实训,学生因“预就业”的优势提前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学校建立了由企业高工、高级技师和校内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组成的专家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程创新,构建“神奇魔方”指导体系

    笔者在该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上看到,教师传授的内容不是死板地照本宣科,而是加上现实的生动事例,让学生参与讨论。

    这堂课程仅是英才学院构建的“神奇魔方”六维一体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一个部分。课程指导教师付宏华说,自2004年学校就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课,使就业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逐步构建了以“就业创业基础知识、职业素养、职场能力、职业能力发展、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神奇魔方”六维一体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覆盖到全体学生,又能分层分类开展教学指导。

    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的梁小玉一入学就根据老师的课程指导,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她自学了蛋雕技术,学校为她免费在大学生创业中心建立了工作室,她的项目被济南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选中,并为她免费提供了50平方米的经营场所,有企业为她提供了5万元的初始启动资金。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6年,英才成立了全省高校的第一个“发明班”。目前这个班的学生已经有85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先后在《发明与创新》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学生顾业栋至今已有20多项发明专利,他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无偿捐献给世界各国,收到了德国总统、总理、法国总统等30多个国家元首的感谢表扬信。英才学院学生代表队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是山东省高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唯一获得金奖的高校。

    夏季亭表示,由于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革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升, 2009年被全国工商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获得15万元基金奖励。(编辑:曲波)

    《中国教育报》2013年6月15日第11版

    原文地址:http://www.jyb.cn/gk/mbyx/201306/t20130617_542011.html

    上一条: 我校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社团风采大赛一等奖

    下一条: 我校举行2013年大学生入伍政策宣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