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7日点击数:

    参会代表合影

    会议现场

    领导出席

    研讨交流

    主题讲座

    2017年12月6日,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在山东英才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隆重召开。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蒋士秋,山东英才学院副院长杨建军、崔奎勇教授,山东英才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孔令科副教授,以及来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淄博市总商会、济南市工艺美术协会、菏泽市工艺美术协会、济宁市书法家协会、济宁市观赏石协会、山东艺术学院、齐鲁书画院、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淄博人立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英才学院刻瓷研究会、石雕研究会等单位的30余位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首先由杨建军副院长致辞。杨副院长向各位领导、嘉宾总结了2016年度以来我院在非遗方面的成果,指出:2016年我院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手工坊,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相继承办了刻瓷技艺培训班和石雕培训班;今年,我院在莱州建设第一批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站——莱州石雕工作站,与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中国梦 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成果展,获得了省、市文化部门的充分认可。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我院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教育教学、师资与科研优势,积极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有益尝试,实现了教育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协同发展,推动了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我院还举行了特聘教授聘任仪式,聘请9位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加入到我院师资队伍行列中。此举进一步充实了我院的师资、科研力量,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传承能力,真正实现了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的深度交流与双向发展。

    蒋士秋副处长在讲话中指出:山东英才学院在我省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非遗研究院,认真按照省文化厅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研修研习培训班,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协同发展研究基地,积极开展学员回访,建设电商服务平台,延伸研培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受到广大学员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举办“融合、创新、发展”非遗研讨会,并聘请省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为特聘教授,进一步加强了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发挥了高校、地方文化部门、文创企业及传承人群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高校与当地非遗的协同发展。本次研讨会必将拓展我省非遗工作新途径,促进非遗传承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在非遗传承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跨越。

    研讨会上,领导和嘉宾们从行业与高校融合、高校非遗项目与地方共建,文创企业与高校合作,传承人与高校合作等方面做了主题发发言和讨论交流。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高校与非遗行业、传承人的融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非遗文创、研学的创新发展模式探究必将成为下一步非遗研究的主流。同时,大家还在传统文化的动态发展和非遗文创平台的搭建方面达成共识,并就市场对非遗文化的影响开展深入交流。大家对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我院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编辑:曲波)

    上一条: 刘翠兰副校长参加2017金砖国家老龄会议

    下一条: 我校在全省花样跳绳锦标赛中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