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通识教育学院,组织教师赴淄博市高青县开展“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进课堂”主题研修活动。学校副校长崔奎勇、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坤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强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校地协同为抓手,通过座谈交流、支部共建、基地揭牌及实地研学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着力探索黄河文化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有效推动黄河精神与黄河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为校地文化共建与协同育人搭建了坚实平台。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文旅局会议室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县文旅局局长任玉姣、主任李建波、副局长唐荣奇,与我校副校长崔奎勇、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坤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强及教师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任玉姣首先介绍了高青县情、文旅资源开发现状及黄河文化挖掘传承工作。王坤丽介绍了山东英才学院基本情况、办学特色以及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实践探索。李强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与高青县文旅局党支部共同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崔奎勇与任玉姣局长共同为山东英才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上,崔奎勇对高青县文旅局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祝贺基地成立。他强调,共建基地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深化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将协议内容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果,确保各项合作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未来可在科研项目、文旅融合、社会服务等更广泛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座谈期间,双方围绕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转化黄河文化资源为教学资源、深化校地合作模式,具体涉及黄河文化课程开发、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及文化研究项目合作等内容,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座谈会结束后,教师们前往碑刻博物馆、黄河楼博物馆及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开启黄河文化沉浸式探索之旅。
在碑刻博物馆,“黄河颂歌人”王术青馆长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讲解。碑刻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王馆长从碑刻的雕刻工艺、文字内容等方面入手,深入阐释了其中所蕴含的黄河文化底蕴,让教师们对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黄河楼博物馆内,丰富的馆藏与多媒体展示生动呈现了黄河的历史变迁、壮丽风光以及沿岸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王馆长结合博物馆的展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黄河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使教师们对黄河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步入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教师们驻足于一件件承载着文明密码的器物前,通过详实的图文介绍和现代化的展陈手段,近距离触摸黄河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根脉,深刻体悟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深厚底蕴及其在早期国家形态演进中的关键作用。

本次“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进课堂”主题研修活动,是山东英才学院与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与实践。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创新文化育人载体形式,着力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赓续黄河精神血脉,共同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赋能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