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化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研能力,9月9日上午,通识教育学院就业与创业教研室以“线上+线下”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围绕课程建设、学情分析与集体备课展开研讨,为新学期教学铺路。
活动伊始,赵霞主任肯定了教师们前期工作成果,强调就业与创业教育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对新学期教学提出三点要求:聚焦课程实践,结合行业趋势与学生需求丰富案例;重视学情调研,精准把握学生痛点以实现“以学定教”;加强团队协作,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合力。
随后,教研活动围绕三项核心内容推进:
一、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实践案例分享
创业实践案例是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核心桥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方法论与真实商业世界的复杂性、动态性紧密联结。为丰富教学实践案例,教师们依次分享了优质案例。

其中,包陈雨老师紧密结合近期社会热点,分享了济南国际泉水节期间举办的“泉染星穹”无人飞机秀,此案例为学生揭示了如何借助科技手段与创意策划,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旅活动,从活动策划、技术应用到市场推广,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创业思路,让学生们看到了传统文旅产业与新兴科技结合后的无限潜力。
其他老师们分享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案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深入了解如何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以及如何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商业项目,提升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学情调研情况交流
新学期开课前,教师们通过线上问卷完成了学情调研。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围绕调研情况展开积极讨论。针对调查发现的“学生双创知识薄弱”、“创业实践经历不足”等问题,教师们明确了教学侧重点,赵主任强调通过学情分析,要更清晰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三、“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
围绕“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教师们先梳理核心目标,让学生了解课程框架、学习方法与考核方式,让学生快速建立课程认知;同时激发双创意识,通过融入鲜活的创业实践案例,点燃学生创新热情,初步培养创新创业思维。针对“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互动”“平衡理论与案例”等难点,教师们相互讨论,提出了解决方案。例如,教师们提出用热点创业故事开篇、穿插短视频素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小组抢答、主题讨论等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参与感,确保课堂既有知识深度,又具趣味性。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扎实、针对性强,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凝聚了团队力量。教师们表示将把教研成果融入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就业与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