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资讯 > 正文
学院资讯

    学院资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习“爱国・国防”主题思政大课

    时间:2025-09-24  作者:吕亭亭  点击:

    为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立报国之志、担时代之责,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感染力9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在红色讲堂集中学习济南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和国防教育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大课以“爱国・国防”为核心主题,特邀四位深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线与理论研究领域的优秀教师授课。课程内容兼具历史纵深感、理论穿透力与情感共鸣力,既有对家国情怀的深度阐释,也有对教育实践的生动指引,为学院教师带来了一场高质量、沉浸式的思政教育“盛宴”。

    济南市历城区诚轩学校赵琪老师以《方阵中的信念、课堂上的传承》为题,通过讲述“九三阅兵”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将阅兵方阵的庄严震撼与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紧密串联。从受阅官兵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到国产装备彰显的科技自强;从历史记忆的唤醒,到时代使命的传递。赵琪老师用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每一个方阵都是一部鲜活的爱国教材”,让在场教师深刻感受到阅兵仪式承载的民族精神与大国担当。

    济南稼轩学校武玉华老师围绕《以青春之我、筑家园之梦》主题,聚焦“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展开分享。她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典范,从革命年代英烈的舍生取义,到新时代奋斗者的无私奉献,系统梳理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传承脉络,深刻指出“青春的底色永远是爱国”,并鼓励教育工作者以自身行动为表率,引导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历城第二中学刘红艳老师以《爱国主义的传承与担当》为题,创新采用“辩论赛”教学形式,围绕“铭记历史伤痛更能激发爱国情感”与“弘扬辉煌成就更能激发爱国情感”两大辩题,带领学生展开深度思辨。辩论过程中,双方从历史逻辑、现实意义、情感共鸣等多个维度层层剖析、精彩交锋,既强调了铭记历史伤痛对筑牢民族精神根基的重要性,也阐释了弘扬辉煌成就对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推动作用,让教师们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爱国主义多元内涵的理解,为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为本次大课的理论压轴环节,山东大学柳长浩老师以《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核心,从“爱国的思考”切入,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深刻阐释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有机统一” 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他明确指出,“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通过分析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结,引导教师们认识到,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牢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爱国情怀切实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行动。

    此次集体学习活动,既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推动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以高质量思政教学助力学生成长。

    地址: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英才路2号

    电话:0531-88253000  88253001  邮编:250104

    鲁ICP备10203949号山东英才学院  Copyright © 1998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