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提升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与育人能力,2025年10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大讲堂”第二讲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学习聚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主题,以“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为贯穿始终的关键主线,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价值、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为教师们在新形势下深化理论认知、强化使命担当、推动思想落地提供了清晰指引。

本次课程紧扣“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脉络,层层递进解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要点,重点围绕四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度讲解:一是“为什么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阐明这一举措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凝聚社会共识的根本意义;二是“为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理论溯源与实践需求出发,论证其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的必然性;三是 “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理论武装、实践转化、阵地建设等维度给出具体路径;四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识形态的关键”,明确核心抓手与重点方向。
讲座特别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更是落实意识形态建设任务的学术根基,在实践中需重点处理好五大关键关系,确保理论建设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同时强调,必须始终牢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空谈理论、脱离实践的形式主义,要求全体教师在“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切实避免“不懂理论、不用理论、不为实践”的消极现象,真正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效能。
学习结束后,教师们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热烈研讨,纷纷表示此次学习既是一次深刻的理论充电,更是一次明确的使命召唤。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必须坚守课堂育人主阵地,在教学中旗帜鲜明地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鲜活案例、透彻学理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精准回应学生思想关切;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坚定理想信念,助力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守护者与积极践行者,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