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济南市教育局联合公布了2025年度济南市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家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名单,我校共有6项课题成功获批,这一成绩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家精神研究领域的卓越实力,体现了学校在科研工作尤其是教育家精神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显著成效。

本次立项课题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价值与实践展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如下:
序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1 |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对教育家精神的认知差异及培育策略研究 |
于晓艳 |
2 |
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济南教育家精神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
朱美 |
3 |
教育家精神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五维耦合机制构建研究 |
庄军红 |
4 |
教育家精神融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
刘晓彤 |
5 |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融合路径及效能评价研究 |
徐园园 |
6 |
教育家精神导向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德技共生”机制 |
梁萌 |
于晓艳老师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对教育家精神的认知差异及培育策略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教育家精神的认知现状与认知差异成因,探索如何将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环节,融入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并计划通过实施一系列培育措施,如工作坊、研讨会和实践活动等,增强青年教师群体对教育家精神的认同感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朱美老师的“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济南教育家精神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济南教育家精神的发展现状,识别不同文化元素对教育家精神的影响,探索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交织背景下教育家精神创新发展路径,进而增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庄军红老师的“教育家精神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五维耦合机制构建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梳理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意蕴,调查分析教育家精神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探索基于教育家精神的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师德行动五维耦合模型,创新师德建设范式,提升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助力新时代“铸魂强师行动”。
刘晓彤老师的“教育家精神融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剖析当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家精神的融入现状,探究教育家精神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进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教育家精神贯穿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塑造全过程,为学前教育领域培育具有深厚教育情怀、先进教育理念与扎实专业素养的未来教育人才贡献力量。
徐园园老师的“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融合路径及效能评价研究”课题,旨在探索教育家精神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建立可观测、可操作、可推广的效能评估模型,从多个维度对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入挖掘与实践探索,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教师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教育人才,为育人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梁萌老师的“教育家精神导向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德技共生’机制”课题,旨在梳理教育家精神及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内涵,剖析当前体育教师“德技共生”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而从多维度构建长效机制,具象化教育家精神、开发创新评价方式,并通过实践优化,探索体育教育领域“德技共生”有效模式,致力于实现教师品德与技能协同发展,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研讨交流
教育家精神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教育特色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和风格。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以及对教育质量的追求。本次立项课题研究不仅关注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探讨,还注重其在不同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旨在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教育人才,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的原则,此次立项成果的取得,是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持续优化科研环境,大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教师开展高水平研究的有力体现。同时,也是学校积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强化教育家精神研究与转化、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成果展现。
未来学校将继续通过设立师德师风研究项目、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到师德涵养基地开展实践研修、加强师德成果展示与典型选树、支持教师开展教育创新实践等多种举措,推动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发展指导全过程,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形成独特教育风格,为学校打造教育家型教师队伍提供坚实支撑。